找回密碼
 來去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回復: 0

[蜥蝪] 非洲巨蜥食材 -- 白玉蝸牛 發文者:shya

[複製鏈接]

164

主題

3

回帖

2151

積分

超級版主

積分
2151
發表於 2024-10-11 23:4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各位看官,這篇文章不長不短,內容及表達能力都需待加強
不過都是筆者花時間找資料,親自試用後的心得
秉持著有圖有真相,拍了照片佐證
希望各位看官能耐心看完,也請不要隨意轉貼,感恩.......



今年2月筆者開始飼養黑喉前,做了一點功課
爬了一些國內外的文章,都有體型上的問題
人工飼養的巨蜥多半有過胖的問題,主要是運動量跟食物造成的
於是筆者著重在食材問題,希望能挑選出適合的主食材

陸龜的食材有3個條件,高纖、低蛋白、低水份
筆者覺得非洲巨蜥的食材條件是高蛋白、低脂
於是翻了一些外國文獻了解非洲巨蜥野外的習性生態
蟲類多半是不錯的選擇,資料也顯示他們主要是獵食各種的昆蟲
在台灣也有不少飼料昆蟲可供選擇
非洲巨蜥蜴的體型到後來這些蟲類的份量都顯的不足

所以之後想到了「非洲大蝸牛」
剛想到時非常興奮,查個資料後Orz
主要就是因為「廣東住血線蟲」
不少國內爬有也有想到餵食蝸牛,多半也是這原因不敢餵食
於是筆者研究了不少寄生蟲文獻
請各位先連結到另一篇文章先了解「廣東住血線蟲」了解後再繼續



廣東住血線蟲的疑慮:

筆者認為大蝸牛就是理想的主食,經過親自研究後
目前筆者家中黑喉已經餵食大蝸牛為主食有4個月以上
都沒有發生問題,各方面也表現良好,因此才浮上來發文
筆者所餵食的絕非野外大蝸牛,而是台灣繁殖的白玉蝸牛
還是有人會擔心「廣東住血線蟲」的問題
業者保證所提供的環境沒有老鼠及野生蝸牛的出沒--詳情請看「
廣東住血線蟲
筆者實際收到的蝸牛外觀、體表、黏液、糞便上無肉眼可見任何線蟲
敲開內部也無肉眼可見任何線蟲
自然死亡的蝸牛也沒有滋生寄生蟲,觀察至長蛆就丟掉
實際餵食完整生螺肉超過4個月,黑喉完全無任何異狀
在多次破殼時有被割傷,筆者也沒有感染
安全度過醫學上的47天潛伏期--詳情請看「
廣東住血線蟲
筆者目前完全放心使用這位業者提供的白玉蝸牛
也相信業者提供的衛生環境

就像「廣東住血線蟲」文中寫的
蝸牛要接觸到受感染的黏液或是感染的鼠糞等才會被寄生
只要你將購買的白玉蝸牛隔絕就不必擔心被感染



有人會疑問餵大蝸牛給非洲巨蜥適合嗎?

網路上都找的到這份蝸牛養分資料

水分              7.01%
蛋白質         54.29%
脂肪              4.18%
碳水化合物  30.45%
灰分              4.07%
熱量         376.58卡/100g

這份資料筆者猜測只是蝸牛肉足的部份,因為人們只吃肉足的部份
整體的養分應該會再高一點,不過牠那極低的體脂肪太漂亮了
完全符合筆者要的高蛋白低脂防要求

這兩物種同長於非洲,而大蝸牛更是遍及全非洲非乾燥區
草巨、黑喉、白喉也各自遍及全非洲非沙漠區
就地理因素來說是合理的

接下來由生物學來看就更有說服力




↑這張是草巨的頭骨



↑這張是白喉的頭骨



↑這張是薩氏的頭骨



↑這張是砂巨的頭骨

相較之下非洲巨蜥的牙齒又鈍又粗,顎骨也特別厚實,明顯是用來壓碎食物用
眼後的空洞可以容納許多肌肉來咬合,寬闊的頭顱更能施加壓力
從頭骨判斷岀非洲巨蜥適合壓碎蝸牛殼
不少外國文獻有提到:「成年的巨蜥會發展出更堅硬的顎骨及牙齒來壓碎蝸牛殼,成蜥每天消耗許多蝸牛」
在國外也有找到餵食大蝸牛的紀錄,不過國外不像台灣有這麼多大蝸牛
基於上面的理由及證實,非洲巨蜥應該很適合處理大蝸牛這類食材



白玉蝸牛使用介紹

筆者依殼與硬幣大小做區分,分別是1圓、5圓、10圓、50圓大小
當然有更大的,不過筆者家的黑喉還沒長大
加上當時天冷只有10圓以上大小,筆者就直接使用10圓大小




↑蝸牛與硬幣對照圖



            重量(含殼)          齡數            產季
  1圓         4克±2          1  個月       5月~12月
  5圓         6克±2         1.5個月          全年
10圓        10克±2        2.5個月           全年
50圓        15克±2        3.5個月           全年

2月時黑喉還無法咬碎10圓大小所以都是幫牠剝殼只吃肉
殼非常好剝,敲一敲,有時就像雞蛋一樣10秒就剝乾淨
主要有分厚外殼跟薄內殼,內臟都在內殼中,剝過就知道
很好剝,剝了數百顆沒有斷過
肉會分泌黏液,粘液是種粘蛋白質,成分為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
所以稍微漂洗就好




↑剝殼的白玉蝸牛


約4月時黑喉成長不少,有天也懶了,直接整隻丟下去
3秒後聽到清脆的聲音,見識到物種專化的利害,非洲巨蜥的嘴真的是專門破壞硬殼的工具
本來擔心會割傷的,多次觀察發現,巨蜥嘴唇雖然沒有南美鱷蜥那麼厚,不過鱗片長的蠻裡面
用力咬碎殼頂多只有壓痕,完全沒有割傷的情況
咬碎後會配合舌頭巧妙的挑岀蝸肉,幾乎沒有食入外殼,最後才會另外將殼吞下
筆者通常會盡快挑掉厚外殼,內殼就不管了
使用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消化問題,排泄中沒有任何殼渣

看到現在也許你有點心動,想要餵餵看,卻又不知道該餵多大隻
筆者觀察到一個準則,可以量岀你家的巨蜥能咬碎多大的大蝸牛
只要巨蜥的兩眼寬大於等於蝸牛寬就咬得開




↑如圖紅線顯示

筆者家中兩隻都是用此準則
通常等寬就會有點吃力,必須適當角度才能咬碎



↑像圖中的方向,以手指模擬上下顎

(因為方向正確時咬碎的速度快到拍不到)
就是咬外殼厚的地方,依它的弧度施壓會比較容易



↑這張就是咬的角度不對,咬好久都沒破

當然挑小一點的任何角度都可以很輕鬆咬開
不然就摔一下再餵食,不然剝殼吧
咬不開時飼主要適時介入,以免巨蜥受傷
年紀過小的巨蜥因為顎骨未發育完全,不建議餵帶殼蝸牛



白玉蝸牛保存

筆者很注重新鮮及養分,所以不會做太多處理,都餵活的蝸牛
只為保存蝸牛所以很簡略,如要飼養方法可以上網找找
通常他們會一直往上爬,懸在蓋子上
受到干擾會掉下去,所以箱子別太高,筆者常被這聲響嚇到
不用太濕,積水容易滋生細菌造成死亡






兩天沖一次水然後瀝乾,太乾會夏眠
蝸牛的代謝很慢,不吃短期根本不會影響
吃了就要清糞便,所以筆者幾乎不餵食
放室內無陽光處,筆者都放房間遠離老鼠及野生蝸牛
室溫30度上下沒問題,越高越容易夏眠
筆者一次購買1個月用量,約近百隻,通常只死5隻以內
這幾隻多半是摔死,所以箱子不要太高
算是好養好保存的活餌

大家可能以為白玉蝸牛應該不便宜吧
筆者詢問過好幾家繁殖場,幾乎都是天價,比牛排還貴
後來問到這家業者,秉持著薄利多銷的精神
簡單的來說吃得起白鼠就吃得白玉蝸牛
筆者只有使用過這家業者提供的蝸牛
假設使用別家蝸牛或是野生蝸牛時
筆者不敢保證其品質是否適合寵物食用
(礙於版規不公開此繁殖場資料,如有興趣請私下傳訊)


最後…
筆者本身除了以蝸牛作主食外,還會搭配其他蟲餌餵食採兩天餵食
不敢說巨蜥養的比較好,比較健康
也不是強迫推銷給大家使用,當然筆者跟業者毫無利益關係
而是筆者本身使用後真的不錯用才發的文章
為了發這篇文章下工夫找了不少文獻圖鑑,希望能提供足夠的證明
也先花時間以自身寵物作實驗,希望提供完整安全的餵食方式
只為了能提供非洲巨蜥迷多一樣食物的選擇
祝大家的寵物健康成長

PS目前筆者只實驗非洲巨蜥,餵食其他物種需視情況處理以免受傷


by shya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來去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Turtle-family.com |網站地圖

GMT+8, 2025-4-11 22:31 , Processed in 0.11053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